不談教養,談得是原則—
一杯牛奶可以解決的問題,你會選擇給還是不給?
有天早上,小小R吃完早餐,正準備要換衣服上學的時候,突然說「她要喝牛奶」。
當時距離出門,只剩20分鐘。
你會怎麼做?
先換衣服,我再倒牛奶
我跟小小R說:「你先換完衣服,我再倒牛奶給你喝。」
但小小R一心一意只想著要喝牛奶,而我卻沒有滿足他的需求,她就開始生氣崩潰大哭、想當然也沒有換衣服,完全陷入情緒裡。
而我,仍然沒有因為他的崩潰就改變我原先的決定。
應該妥協嗎?
我知道當下,只要我妥協、滿足他的需求,他肯定馬上就喝完也能順利完成出門的準備。但我卻做了最兩敗俱傷的決定,也許在教養專家的眼裡,我的做法肯定是錯的吧?
一定有人問我「為什麼當下的我選擇不倒牛奶呢?」
原因很簡單。
因為我說了「換完衣服,再倒給你喝」,我不希望我成為一個說話不說話的人、我想保有原則。
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不就只是小事?、我為什麼要大驚小怪、大題小作?
但我覺得,原則一旦被打破的話,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守住。
當然小小R生氣的同時,我也有試著安撫他且和他說:「我知道你想喝牛奶,但是快沒時間了,你先換衣服,換完之後看你要想喝多少都給你喝」。
但在情緒當下,三歲的小小R當然不能接受。
兩敗俱傷
直到出門前、上幼稚園的娃娃車之前,她都在哭泣的狀態。覺得對幼稚園老師很抱歉就是(笑)
就別提換衣服出門這件事又是另外一個戰場了(笑)。
你會怎麼做呢?
如果是你,你會跟我一樣堅持原則,還是就倒一杯牛奶給他解決這回事呢?
或是一杯牛奶解決不了,就倒兩杯呢?
コメント